全球100大集裝箱班輪公司運力排名出爐

  行業資訊     |      2024-06-12
據(ju)(ju)Alphaliner最(zui)新數(shu)據(ju)(ju),截(jie)至2024年(nian)6月(yue)(yue)7日,全(quan)(quan)球正在(zai)運(yun)營(ying)的集裝箱船(chuan)數(shu)量(liang)共計(ji)6966艘(其中6172艘為純集裝箱船(chuan),其他(ta)為多(duo)用途船(chuan)),總運(yun)力(li)為2991.54萬TEU,折合約(yue)3.55億載重噸。自今年(nian)3月(yue)(yue)中旬以來,僅不到三個(ge)月(yue)(yue)的時(shi)間,全(quan)(quan)球集裝箱船(chuan)增加了(le)115艘,運(yun)力(li)增加85.68萬TEU,且訂(ding)單仍在(zai)不斷交(jiao)付(fu)(fu),而據(ju)(ju)克(ke)(ke)拉克(ke)(ke)森(sen)統計(ji),2023全(quan)(quan)年(nian)共計(ji)交(jiao)付(fu)(fu)集裝箱新船(chuan)僅191艘。


按運力排(pai)名,前(qian)二十(shi)大班(ban)輪公司(si)分(fen)別是:地中海航運(第1)、馬士基航運(第2)、達飛海運(第3)、中遠海運(第4)、赫伯羅特(第5)、ONE(第6)、長榮海運(第7)、HMM(第8)、以星航運(第9)、陽明海運(第10)、萬海航運(第11)、太平船務(第12)、海豐國際(第13)、X-Press(第14)、高麗海運(第15)、海領船務(第16)、伊朗國航(第17)、Unifeeder(第18)、長錦商船(第19)、中谷海運(第20)

前十大班輪公司占據全球市場84.5%,今年以來,地中海航運接新船、買舊船,運力總和已超580萬TEU,比排名第二的馬士基多出近152萬TEU,穩坐龍頭。按照手持訂單情況來看,目前排名第三的達飛輪船或將在運力規模上超過馬士基。此外,與3月份榜單相比,地中海、馬士基、中遠海運運力增長均超過10萬TEU,其中馬士基增長最快,共計新增運力13.2萬TEU,運營船舶增加24艘。


值得注意得是,與其他頭部班輪公司花費了數十億美元購買二手船和訂購新船不同的是,馬士基新增運力大多來自于租船,在第一季度,馬士基只接收了2艘新造船。其實,馬士基自開始戰略轉型時起,就將未來幾年的運力規模定在400萬到440萬TEU之間,并將戰略重點設定在通過提高準班率、提升客戶體驗以及引入在線服務和產品來提高海運業務的業績表現并創造更好的客戶體驗上,而其于今年年初提出的“雙子星”(Gemini)計劃就是通過所謂的樞紐-輻射網絡(hub & spoke)確其保船期準班率超過90%,根據該計劃,馬士基與赫伯羅特將在其新運輸網絡下運營近300艘船舶,總運力約為 340萬TEU。


與馬士基臨時租船的打法相比,以星航運是貨真價實的租船大佬。4月3日,以星航運接收了“ZIM Mount Vinson”號集裝箱船,運力15248TEU,這是三星重工為全球最大的獨立集裝箱船船東塞斯潘Seaspan建造的10艘同尺寸集裝箱船系列中的最后一艘,以星航運租賃了這10艘集裝箱船長達12年,大幅提升了其總運力至71.5萬標準箱,成功超越陽明航運,躋身全球班輪公司排名第九。據Linerlytica數據顯示,自2020年以來,以星航運的規模實現了驚人的增長,增加超過一倍,其運力在過去四年內飆升了155%。此外,其運營的船隊預計還將在2024年底前迎來14艘新船的加入。


在頭部班輪公司打得火熱的同時,中小型船公司也迅速響應市場,海領船務作為個中代表,從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的一年間,成為運力增長最快的中小型班輪公司,今年年初,海領船務所有權發生變更,市場范圍進一步擴大,截至目前,海領船務運力達14.6萬TEU,運營39艘船舶,位列榜單第16,目前海領船務的航線主要集中于到紅海、海灣區域和地中海區域的一些支線,包括中國到阿聯酋、澳大利亞、印度,印度到土耳其、阿聯酋,遠東到地中海,地中海到南美等航線,覆蓋全球34個港口。
共有16家中國內地班輪公司(部分注冊于香港)上榜,分別是中(zhong)遠海(hai)運(yun)(yun)(第(di)(di)4)、海(hai)豐國(guo)際(ji)(ji)(第(di)(di)13)、中(zhong)谷物流(第(di)(di)20)、安(an)通(tong)控股(gu)(第(di)(di)23)、寧波遠洋(第(di)(di)24)、唐山港合德海(hai)運(yun)(yun)(第(di)(di)30)、上海(hai)錦江航運(yun)(yun)(第(di)(di)33)、中(zhong)外運(yun)(yun)集(ji)運(yun)(yun)(第(di)(di)34)、中(zhong)聯(lian)航運(yun)(yun)(第(di)(di)39)、海(hai)南(nan)洋浦(pu)新(xin)新(xin)海(hai)運(yun)(yun)(第(di)(di)44)、安(an)福航運(yun)(yun)(第(di)(di)50)、海(hai)液通(tong)航運(yun)(yun)(第(di)(di)52)、太(tai)倉(cang)港集(ji)裝(zhuang)(zhuang)箱海(hai)運(yun)(yun)(第(di)(di)57)、大連(lian)集(ji)發環渤海(hai)集(ji)裝(zhuang)(zhuang)箱運(yun)(yun)輸有(you)限(xian)公司(si)(第(di)(di)81)、達通(tong)國(guo)際(ji)(ji)航運(yun)(yun)(第(di)(di)89)、廣西(xi)鴻(hong)翔(xiang)船務(第(di)(di)95)。
上榜的中國船公司中,國企與民企參半,寧波(bo)遠洋(浙江海港)與合德海運(河北港口集團)背靠港口,近年來運力增長迅速,其中,寧波遠洋去年多艘新船下水加上今年一批新造箱的接收,運力達到80821TEU,而其手上還有10艘新船訂單,投入使用后總運力直逼安通控股(目前運力為83008TEU,無新船訂單)。

但值得一提的是,日前,招商輪船與安通控股相繼發布公告,宣布籌劃重大資產重組事項,整合中外運集運與廣州滾裝,并通過與安通控股進行重組的方式實現重組上市,安通控股將成為中外運集運和廣州滾裝的控股股東。對于安通控股而言,最直接的好處就是能夠擴大現有船隊規模,整合后,安通控股+中外(wai)運集(ji)運的總(zong)船(chuan)舶數(shu)將達113艘,總(zong)運力達130686TEU,船(chuan)隊運力排名可躍升至全球第19。
合德海運(yun)憑(ping)借(jie)極具競(jing)爭(zheng)力(li)的(de)價格與服務(wu)成為市場中的(de)一匹“黑馬”躋身(shen)TOP30,其“運力(li)規模”正無限接近(jin)美森(sen)輪船和SM LINE,截至目前,總運力(li)達61942TEU,運營船舶43艘。業內(nei)人士戲(xi)稱該公司(si)“國(guo)產版美森(sen)”,但從(cong)經(jing)營手法和對船隊(dui)管理(li)來看,該公司(si)似乎更像“中國(guo)版ZIM”(合德海運和以(yi)星航運的(de)船隊(dui)構成相似,僅個位數為自有船舶)。
整體來看,“雙河危機”與地緣政治下,集運運價一路飆升,各大船公司似乎又一次嗅到了疫情期間的“商機”,紛紛入局,2024年一季(ji)度新增集(ji)裝箱(xiang)船舶(bo)88艘,新增運力64.38萬TEU,在(zai)冊新訂運力達到(dao)631.67萬TEU,而其中,超大型集(ji)裝箱(xiang)船增勢明顯。
據Alphaliner報道,自馬士基于2013年推出21000-24232TEU的超(chao)大型集裝箱船(chuan)以來,全球超(chao)大型集裝箱船(chuan)隊一(yi)(yi)直(zhi)在(zai)爆炸式增(zeng)長,在(zai)短短5年內翻了一(yi)(yi)番,并且在(zai)43艘新造船(chuan)訂單(dan)中,只有(you)6艘將使用傳統燃料,其余的將使用LNG或甲醇預留動力。
Alphaliner數據顯(xian)示(shi),目(mu)前已(yi)有186艘(sou)24000TEU(MGX-24)和稍(shao)小(xiao)的23000TEU(MGX-23)的超(chao)(chao)大型(xing)集(ji)裝箱船(chuan)舶在運營中(zhong)。報告稱:“過去幾年,超(chao)(chao)大型(xing)集(ji)裝箱船(chuan)已(yi)成為亞歐(ou)航(hang)線的支柱,緩(huan)慢但(dan)穩步地(di)取代了該(gai)航(hang)線的新巴拿馬型(xing)船(chuan)。”目(mu)前,地(di)中(zhong)海航(hang)運(MSC)是擁有最多超(chao)(chao)大型(xing)集(ji)裝箱船(chuan)的班(ban)輪公(gong)司,超(chao)(chao)大型(xing)船(chuan)運力達(da)到110萬TEU。馬士基(ji)位(wei)居第二(er),超(chao)(chao)大型(xing)運力為60萬TEU。
港口圈(quan)認為,紅海危(wei)機和(he)巴拿(na)馬運(yun)河限流將(jiang)繼(ji)續(xu)吸收額外(wai)的(de)運(yun)力(li),這在一定程度上會增加船(chuan)舶運(yun)力(li)的(de)臨時需求,紅海危(wei)機消(xiao)弭后的(de)運(yun)力(li)不平衡問(wen)題是各大船(chuan)公司在布(bu)局運(yun)力(li)時需要緊繃的(de)那根弦(xian),此外(wai),2M聯盟的(de)“分手”和(he)“雙(shuang)子星(xing)”戰略(lve)聯盟的(de)成立,無疑也(ye)將(jiang)給(gei)全(quan)球航(hang)運(yun)業(ye)帶來新的(de)變革,租船(chuan)也(ye)好,造船(chuan)也(ye)罷,誰將(jiang)笑到最(zui)后?